两广共谱协奏曲 深桂联弹振兴调
信息来源: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发布时间:2023-11-25 09:51:18
人工智能朗读:

  共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

  自2016年9月开始,深圳市牵头负责粤桂协作,并对口协作百色、河池两市17县。2021年起,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粤桂两省区党委政府关于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的决策部署,深圳对口协作广西调整增加为广西百色、河池、南宁、桂林4市22县。

  两年来,两省区和深圳党委政府持续开展互访对接,高位推动粤桂协作各项工作。深圳市领导多次赴广西调研,与当地干部共同谋划新阶段协作工作。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粤桂协作工作队有序做好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和交接衔接。

  在深圳市各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粤桂东西部协作连续六年(包括2017—2019年)在中央东西部协作考核中取得东部第一的好成绩;两省区建立粤桂协作办公室、协作共建“一县一企+微工厂”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两做法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典型案例推广......深圳牵头负责的粤桂协作工作收获各方的肯定和褒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凝聚着深桂情深。

  2021年以来,深圳市向广西拨付财政帮扶资金34.13亿元,22个协作县县均15514万元;派出挂职干部79人、专业技术人才2207人次;帮助采购、销售广西农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每年超过100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款物折合4.61亿元……深圳正以先行示范标准推动粤桂协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在百色,深圳润世华在百色隆林县投资11亿元建设新能源项目,该县首台风机于今年7月正式安装成功;深农集团在百色建设万亩高端蔬菜基地,深百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形成了“企业+农户+基地+处理集散+冷链配送+销售终端”全链条发展模式。

  在河池,深圳同益新公司投资建设茧丝绸加工基地,助力当地桑蚕茧丝绸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一批广东加工制造、旅游健康等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深圳国际食品谷巴马产业园、都安瑶山牛、大化七百弄鸡、罗城万亩富硒虾稻共生等现代农业产业园相继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在桂林,腾讯公司捐赠8000万元,整村打造桂林市龙胜县马海村“共富乡村”试点示范、开展“智体双百”行动、实施“耕耘者”培训计划、推进积分制治理;由南山区与资源县共建的粤桂协作生物医药产业园,正推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有序转移。

  在南宁,深圳龙光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云汇鲜智慧港”暨粤桂协作预制菜产业园;深圳比亚迪投资110亿元建设4个电池制造基地、1个占地6800亩功能完备的综合试车场、1个新能源展示销售中心,逐步培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对口协作广西百色、河池、南宁、桂林4市22县过程中,深圳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合作、协作,引导东部企业到当地投资兴业,培育共建产业园区。更重要的是,深圳还依托大湾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合作平台深化拓展合作成果。

  近日,广西首个大湾区“反向产业创新飞地”、粤桂东西部协作的首个产业协作创新平台——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创新中心落户深圳,将优化两地产业链的分工协作。深圳与南宁将积极探索“深圳研发+南宁制造+东盟市场”的模式,不断深化“深邕”产业合作,建立深圳企业走向东盟的战略基地。

  据统计,2021年以来,深圳支持协作地区落地投产企业492家,实际到位投资额233.11亿元,共建产业园区80个(其中农业产业园区54个)、援建帮扶车间274个。两年来共组织600多家广东、深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赴桂考察洽谈,落地投资额达328亿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粤桂协作工作队领队邝兵介绍,工作队始终把抓产业、引项目、促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围绕协作地区特色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加大广东、深圳财政帮扶资金投入产业项目的比重(近三年分别达到55%、59%、62%)。今年以来共引进深圳企业96家、投资额30.91亿元,建设了比亚迪试车场、龙光预制菜产业园、同益新丝绸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有效延长广西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

  上个月,2023年“寻味广西”美食文化节在深圳市华强北步行街举行。现场有60个美食摊位,汇集了广西螺蛳粉、巴马腊香猪、都安瑶山牛、大化七百弄鸡等近200种地道的广西特色美食、优质农特产品。活动期间共吸引市民近20万人次到现场,总销售额近40万元,促成购销合作签约金额1.1亿元。

  “我们的产品从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流通至大湾区,许多都是‘圳品’,‘圳品’也为河池农产品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从2月到10月底,我们河池农产品销售量达200多万元。”深圳市粤桂源生态农产品供应链、市兴睿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重基向记者分享道,“我们每销售一箱木论白丹天然泉水,还会从中提出1元作为扶贫产业基金。”

  百色芒果、大化七百弄鸡、河池寿乡牛……自七百弄鸡成为广西第一个“圳品”产品后,一批广西农产品先后跻身“圳品”,都实现了产品价值、市场销售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而更可喜的升级和升华,是引入消费帮扶后,群众观念和理念的转变。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大山深处,一头连着经济特区。深圳95%以上的农产品依靠市外生产和供应,而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八桂大地则有着良好的农产品种种植养殖条件,成为深圳市外第一个推广“圳品”体系的省区。

  2020年以来,粤桂协作工作队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将广西优质自然资源与深圳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结合,通过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技术服务、市场对接”的“圳品”帮扶模式,探索形成新形势下粤桂消费帮扶、产业协作相结合的新机制。

  针对帮扶地区农产品销售流通、品牌建设等问题,深圳以农产品供深基地合作为切入点,推动两地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广西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府引导建立协同机制,积极鼓励引导华润五丰、京基智农、金晋、茂雄、鑫荣懋等一批重点企业在广西建基地、拓市场、树品牌,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组织深圳标准院等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服务。

  截至目前,广西已经有177个产品获评“圳品”,在深圳的销售额超过10亿元;建设供深基地159个,其中26家基础较好的“圳品”基地,将被深圳选取建立“深圳农场”。深圳“圳品”帮扶模式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国第一批10个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之一。

  当前深圳消费帮扶的力度越来越大,除了“圳品”帮扶,深圳的企业也在广西建基地、拓展市场。粤桂协作工作队协助深圳在南宁设立深圳精品展销中心,助力打响深企品牌形象、强化城市经济韧性。目前,选址于南宁万象城的深圳精品展销中心(南宁),已入驻深圳品牌和深圳企业约65家,包括华为、荣耀、大疆、倍轻松、永丰源、全棉时代等12家深圳品牌。

  2022年,粤桂协作工作队首次组织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大等14个科技特派员团队,选派59名专家,分别到广西11个协作县开展柑橘种植、桑蚕养殖等科技服务。这些科技特派员到期返粤后,至今跟服务对象保持着密切联系,持续帮助当地解决技术难题。今年,工作队又组织了第二批28支83名科技特派员团队赴广西帮扶,充实了科技协作力量。

  山海之间,绵延数百公里的情谊,粤桂两省区间的医疗、教育、科技人才合作和交流已常态化。近年来,两省区持续加大在乡村医教、农业科技、文化服务、乡村规划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力度,积极为协作县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尤其是在落实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做法上不断创新,协调粤桂东西部协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1.03亿元支持这项工作。

  2021年以来,深圳与广西共联合举办乡村振兴干部和专技人才培训班1860期,培训干部和专技人才11.83万人次;推动深圳162家学校、60家医院与广西160家学校、52家医院结对;创新组织广东、深圳退休医教、农技专家298人到协作地区开展“银龄行动”,成为全国“银龄行动”帮扶典型。

  作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省区,外出务工是广西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产业发达、市场用工需求旺盛,成为劳动力就业首选。为此,粤桂协作工作队联合深圳人社部门精准对接,促进广西劳动力赴粤务工、稳岗就业,实现深圳企业发展与广西务工增收双赢;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乡村工匠”四项工程为重点,创新政校企合作的培训新模式,提升广西脱贫劳动力和“两后生”的就业技能。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则专门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暖春行动”“深百劳务协作”暨“春风行动”线上招聘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据统计,两年来,粤桂协作工作队帮助农村劳动力赴粤就业26.87万人,其中赴深就业15.5万人;创新成立“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增至89个;组织227家广东、深圳企业与广西26家职业院校结对,开展“定制式”培训13651人,既提高了广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收入,也满足了大湾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推进乡村振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深圳既发动社会各界广泛献爱心,又立足乡村振兴阶段对口协作的新特点,遵从市场规律,促进东部企业在深度帮扶中实现企业发展、西部受益。

  两年来,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粤桂协作工作队共同推动下,腾讯、平安、迈瑞、碧桂园、阿里等大企业与广西乡村振兴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助力广西乡村振兴,其中安排粤桂财政帮扶资金2.83亿元,帮助广西协作地区打造206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带),其中深圳对口县市115个;两省区党委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创新设立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观察点20个,目前粤桂协作“万企兴万村”对接活动签约项目金额达138亿元;迈瑞公司为广西捐赠医疗设备2600万元并免费举办高端医疗培训班,广东阳光电源集团出资500万元在大化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海基唯一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捐赠100万元在都安县建设一所“海基希望小学”……过去企业捐钱捐物的传统帮扶模式,正转变为企业组团发挥自身优势,长期坚持、持续发展的新帮扶模式,凝聚而壮大的社会力量,将不断奏响深桂协作“交响乐”。

附件下载:
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