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决策部署及省、市工作要求,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在深圳市对口领域持续开展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创建活动。自4月24日起,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计划每周在官方公众号上介绍两项帮扶协作示范项目,5月11日刊载的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云海农科项目具体介绍如下: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云海农科项目由深圳帮扶资金投入2300万元,粤桂协作工作队和龙华区引入深圳侨城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以特色果蔬和农业旅游为重点,农文旅产商一体融合的产业帮扶示范项目。云海农科产业示范园位于凤山县三门海镇坡心村,总占地面积746.03亩。项目由深圳侨城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划—建—管”的模式与当地旅投公司合作,从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落地过程中的施工建设以及完工投产后的运营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项目把控。项目依托于三门海镇的生态优势和旅游优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合作模式,以文旅赋能农业、孵化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深加工销售的发展思路,以三产带一产促二产,全面提升产业价值,带动土地增效、产品增值、村民增收;同时,项目作为产业排头兵融入三门海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重点发展特色果蔬和农业旅游,打造农文旅产商融合的产业示范园。
该项目总投资3000.51万元,整体规划果蔬种植区、产业配套区和农业科普区三大功能区域。
果蔬种植区分为大棚种植区和露天种植区,大棚种植区重点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巨峰葡萄等特色水果,露天种植区重点种植牛奶水果玉米等特色蔬果。目前果蔬种植区包含着150亩葡萄园、300亩蔬菜园、100亩番石榴,100亩草莓园等蔬果园区。
深圳侨城卡乐农业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和当地专业合作社签订果蔬回收合作协议,共同投入流动资金发展葡萄、番石榴等种植项目,并带动旅游业及农业科普融合发展。当地群众不仅获得每年88.8万元土地流转金,还有超百名当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此外,每年按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4.5%的比例和一定的生产利润作为23个村的集体经济,每个村年收益增加约4.5万元。
产业配套区规划建设包括水肥一体化设施中心、农资中心、分拣中心、冷库等产业配套设施,形成完善的产业服务链条,保证项目的持续发展。
云海农科产业示范园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土地统一流转、统一园区规划、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技术规范、统一质量标准、统一销售机制,完善农产品追溯机制,建立专业化的生产示范基地。农科园区内设物流停车场、电气、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和艺术景观建筑,并配备玻璃大棚、薄膜半棚、露天种植智能管控设备等。在这里,农业实现适度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农业科普区是以构建一个奇幻的田园世界为创意,打造特色瓜果农业主题科普体验,该片区以特色集装箱、特色高标大棚和玻璃大棚的方式,通过植入现代化育苗场景、特色瓜果生产场景和农业科技展示场景,突出项目科学、科幻、科普的主题。
2023年5月1日,凤山县三门海云海农科产业示范园——农业科普中心正式开园试运营,共接待游客量2805人次,经营总收入70823.67元,带动就业人数30人,试运营取得圆满成功。农科园区以“功能+”模式,依托农业科普区开展各种科普活动、农业体验活动,实现功能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实现了“协作+产业+文化+旅游”农文旅相融合。
项目建成后,通过运营招商,基地每年可提供特色水果、蔬菜1200吨,实现农业产值1300万以上;同时,基地将按农文旅产商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科普、休闲观光、研学教育、劳动教育、亲子活动等业务,年可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1500万元以上。项目作为凤山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将从“产-供-销-学-研”全链条为凤山寻求现代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发展之路。一方面,项目将作为三门海田园综合体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凤山产业之窗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项目产业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