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科技协作育出河池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信息来源: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发布时间:2025-11-10 09:11:50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布2025年广西新型研发机构名单,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以下称:研究院)成功通过认定,成为河池市首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这一零的突破,不仅是巴马科技创新的里程碑,更是粤桂协作深化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2月,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巴马瑶族自治县合作共建的高起点科研机构。研究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10人、硕士研究生学历4人。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已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自治区级项目3项,以及其他各类研发项目10余项,投入研发资金超2400万元;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篇,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研究院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聚焦巴马香猪特色品牌,在资源开发、医学应用拓展及生态农业模式创新上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

  在基础研究层面,研究院成功破译了巴马香猪高质量基因组序列,并研发出具有特定标记的国产化生物芯片“天鹏香芯”,为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了核心技术工具;在应用领域层面,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普通级巴马小型猪实验动物生产基地,并成功培育出3种人类疾病研究模型,有力推动了巴马香猪产业从传统食品领域向高附加值的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拓展。

  此外,研究院创新示范的“春夏种稻、冬季种薯、薯糠喂猪、粪尿肥田”的“稻薯猪”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及引进的29个农业新品种,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实现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研究院的成功认定,离不开粤桂协作政策的精准赋能。近年来,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借助粤桂协作契机,一方面争取广东科技资源支持,累计投入粤桂东西部协作资金打造香猪保种繁育、生态循环养殖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市级科技计划专项、自治区项目申报指导、科技金融对接等举措,为研究院成长保驾护航。

  获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后,研究院将在申报科技项目、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资融资等方面享受与国有科研机构同等待遇。院长樊自尧表示,研究院将继续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围绕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下一步,巴马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动粤桂科技协同创新,积极引导研究院享受相关政策红利,加速巴马香猪异种器官移植等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科技动能。

附件下载:
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