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由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组织的2024年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发布暨首届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以“协作示范 圳兴乡村”为主题,现场发布了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十大示范项目,同时邀请“三农”和乡村振兴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汇聚一堂,畅谈真知灼见,谋划务实举措,共享协作机遇。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晋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卫翔,粤桂协作工作队领队邝兵,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谢海生,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指挥长周岸标,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顾问李小云,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席、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王石出席活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有关负责同志,深圳市各前方机构、各区(新区)、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代表,项目单位代表和各媒体记者代表参加活动。
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的统筹组织下,经项目申报、书面评审、实地评估、业务会审和专家评审等程序,在申报创建的101个项目中,综合认定深圳精品展销中心、粤桂高质量职教就业联盟、深圳同益新打造广西茧丝绸产业集群、新疆喀什市设施农业创新示范、深圳中环油新疆喀什“百万亩防风治沙造林基地”、支援西藏察隅县边境村环境水务提升工程、社会组织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赣州市兴国县官田军工摇篮村试点、助力“百千万工程”——龙华紫金教育对口帮扶委托办学改革、深圳海吉星消费帮扶中心、帮扶协作汕头乡村治理先行示范村创建活动等10个项目为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张晋周、刘卫翔共同为获奖单位授牌。“开展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既展示了我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成效,也强化了深圳与对口地区联动、政企协同,推动了深圳的技术、市场、标准、品牌、人才、开放等优势与对口地区要素资源有效嫁接和植入,这也是我局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举措。”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在示范项目创建过程中,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按照体现“深圳理念、深圳标准、深圳质量”的要求,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精,希望以高质量项目为引领,推动我市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活动中,粤桂协作工作队、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交流分享了示范项目情况。
粤桂协作工作队介绍了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有限公司在粤桂协作机制的引导支持下,建立联农带农机制,走出了以“东部资本和西部资源相结合”为特征的新丝绸之路,实现了企业、社会和两地政府的四方共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利用“设施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以“一个体系、三个方面”的设施农业创新示范项目让喀什变身现代蔬菜产业基地。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响应对口援藏工作部署,以企业捐赠方式实施察隅县“一乡三村”环境水务提升工程,推动深圳环境水务治理经验和理念在边境地区萌芽发展,体现国企担当。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以党的方法论为指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催化造血机制,在“一个独特性,八个可复制”上全面助力,先行示范,给赣州市兴国县官田村人文生态带来深刻变化,贡献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圳解决方案。这些项目,不仅是深圳市在对口地区坚持不懈打造帮扶协作示范项目的优秀成果,也是深圳政社协同、携手参与全国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彩缩影。
李小云、王石两位嘉宾充分肯定深圳帮扶协作工作,一致认为深圳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省全国作出了示范。两位嘉宾还对十大帮扶协作示范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认为这些项目有效结合“当地所需”与“深圳所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两位嘉宾均以自身多年来在国内外推动乡村振兴项目的切身体会,强调真正沉入乡村一线,让项目落地生根,与项目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下一步,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牢树立精品意识、协作理念,持续完善和深化深圳市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创建工作,以更有力的部署、更精准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帮扶协作示范项目,切实在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贡献更多深圳智慧、深圳力量、深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