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广 国家发改委充分肯定深赣对口合作成效
信息来源: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发布时间:2023-12-28 18:18:39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咨公司联合印发了新一期《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情况监测报告》,从共建对口合作工作格局、打造对口合作工作平台、互利共赢推进产业合作、拓展对口合作重点领域等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深赣对口合作工作经验,充分肯定了深赣对口合作取得的成效,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深圳与赣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渊源。自去年5月深赣两地对口合作开展以来,深赣两市把对口合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不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在政策机制、共建开放合作平台、产业合作协作等方面探索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推动“特区+老区”携手共进。

  在共建对口合作工作格局方面,深赣两地立足对口合作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常态互动的对接协同和重点任务推进机制。广东、江西两省政府联合印发《深圳市与赣州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7大领域23方面合作任务。深圳赣州两市联合印发《赣州市与深圳市对口合作近期重点推进事项清单》《深圳市与赣州市对口合作2023年工作要点》,全面规划对口合作蓝图,明确对口合作重点,强化对口合作保障。建立由两地主要领导为召集人的对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两地市委主要领导共同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频繁开展互访交流,一年多来,深赣两市领导开展互访交流60余次,两市对口合作牵头部门开展线上线下对接交流活动近50次,部门、区县、园区互访交流超300次。

  在打造对口合作工作平台方面,赣州紧紧抓住深赣对口合作契机,以承接大湾区优质产业转移为重要抓手,促进两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打造深赣产业合作新样板。2023年5月,全国首家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在赣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万象城建成运营,首批吸引华为、比亚迪、大疆等近百家深圳知名品牌企业“抱团入驻”。深圳科技园赣州分园正式开园,总面积28万平方米,现已入驻9家企业。稳定运营“赣深组合港”,在全国首创跨关区、跨省域、跨陆海港通关模式,并复制推广至广州港开通运营“赣穗组合港”。正式开通赣(州)深(圳)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全程运行平均时间压缩至6小时。

  在互利互赢推进产业合作方面,深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金融资本等方面优势,赣州立足土地、人口、矿产、生态等资源优势,持续深化产业合作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去年以来,赣州新签约引进深圳项目超百个,引进了富士康、宝明科技、左右家私、方大集团、晶华微电子、润贝航科、大族数控等一批龙头企业。赣州市腾远钴业、逸豪新材、中国稀土、天键电声、播恩集团等5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吉锐新能源、海盛钨钼和赣州水务等3家企业正在筹备到深交所上市。深赣两地联合印发《深圳市与赣州市对口合作农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农业领域合作重点,老区的“菜园子”成为大湾区的“菜篮子”。

  在拓展对口合作重点领域方面,深赣两地加强红色文化、公共服务、人才交流等方面合作,两地频繁南来北往,人文愈加相亲、情谊愈加深厚、合作愈加深入。赣州在深圳举办“深圳赣州共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启动仪式暨赣南红色文化进深圳校园”“赣州市红色教育培训展示展演会”“‘新时代新长征’微党课暨深赣红色教育主题对口合作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将赣南红色文化覆盖到深圳市中小学、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成立深(圳)赣(州)职业教育联盟,赣州12所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11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赣南科技学院华为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正式成立。赣州对标深圳政务服务水平,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服务系统,151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127项深圳市高频事项在赣州市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

  深赣情深,共赴未来。随着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层次的持续提升、合作内容的日益深化,深赣两地必将在新的征程上,谱写深化对口合作新篇章。

附件下载:
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