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扶贫路上谱写动人事迹!这里有最鲜活的深圳扶贫故事
信息来源: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10-29 15:52:00

  9月21日,第二届深圳经济特区扶贫实践与探索暨扶贫合作交流研讨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围绕“讲好深圳协作故事,助力全国脱贫攻坚”的主题,来自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层面的代表以及深圳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地区媒体的主要负责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讨互动,总结提炼深圳扶贫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经验。

  聚焦建立可持续脱贫机制

  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关键作用。

  致力打造村庄互联网家园的腾讯“为村”项目,以村官、村医、村教为支点的中国平安 “三村智慧扶贫工程”,发挥专业优势的万科式乡村振兴……会上,来自腾讯、中国平安、万科等深圳企业的代表在主题分享中,分别讲述了各自开展扶贫项目的经历和体会。

  社会组织是改善民生福祉、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补充力量,更肩负着扶贫济困的主体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来,深圳各类社会组织在同扶贫密切相关的文化教育、贫困群体关爱救助、致富技能培训等项目领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贡献力量。喀什脱贫攻坚中的社工力量,用清洁能源助力全球减贫的湄公河太阳村项目,一间卫生室所推动的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里的希望小镇愿景……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华润慈善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在研讨会上结合各自扶贫实践,就如何建立可持续自力更生脱贫机制提出思考。

  扶贫路上谱写动人事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先后选派挂职干部和支医支教人员约3400人,奔赴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地区开展扶贫工作。

  他们有的在受援地贫困县挂职政府干部,有的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或驻村队长,也有支医医生和支教老师。他们来自深圳、心系山区,放弃了优越的都市生活,用自己的真心真意、脚踏实地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扶贫路上的动人事迹,是扶贫战线上“最可爱的人”。

  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最鲜活的扶贫故事,最真实的扶贫感受,最深切的扶贫情怀。研讨会上,深圳派驻新疆喀什、广西靖西和广东河源、汕尾等地的扶贫干部,用生动的扶贫一线精彩案例,展示了深圳人“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的特区责任和担当。

  深圳帮扶地区已实现116万贫困人口预脱贫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传播脱贫攻坚好声音,新闻媒体在汇集信息、聚拢资源、联系各方、促进交流等方面承担着“桥梁”交流沟通的功能。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云南昭通,广西百色、河池,贵州毕节,新疆喀什,广东河源、汕尾,黑龙江哈尔滨,四川甘孜,重庆巫山,江西赣南,西藏林芝等12个深圳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地区的20家主流媒体负责人参加,并围绕新时代扶贫合作是什么、扶贫合作新收获、深圳新闻界和当地新闻界的宣传改革、扶贫的新愿望等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研讨会期间,还举行扶贫合作宣传媒体联盟启动仪式。该联盟由深圳商报发起,深圳对口帮扶与合作交流地区的媒体共同参与,旨在搭建一个媒体互动合作的平台,建立起编辑记者互相交流学习机制和内容交换机制。

  根据中央和省对口帮扶工作安排,目前深圳共涉及对国内10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地区的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对口帮扶、合作交流工作。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约300亿元,援建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较大项目约4万个,培训干部和专业人才4万人次,引导对口地区来深创业务工人员超过200万人次。截至目前,深圳帮扶的有关地区已实现116万贫困人口预脱贫。深圳近年来扶贫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多次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和受援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附件下载:
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