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绣缎镇金溪村
在河源市连平县绣缎镇金溪村,工作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忙前忙后,他们装运的这一车货品将销往深圳,为金溪村带来五万余元的收入。
产业兴则乡村兴。深圳市驻绣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发现金溪村里有许多闲置荒地,决定盘活这些土地搞种植,为此,工作队组建了强村公司,建立“村集体+企业+农户”经济发展模式,流转了撂荒耕地130多亩,种植水稻、冬小麦等农作物,并对种植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深圳市驻绣缎镇金溪村第一书记刘城表示:“(以前)市场麦堆稻谷收购价格也就才一块多钱一斤,但是通过村里面公司进行对稻谷进行再加工,稻米的售价基本上能达到每斤六元,这样在利润和价格上面基本上差不多翻了3倍。”
在工作队帮助下,金溪村村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4万元。
龙川县鹤市镇中心小学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在鹤市镇,深圳市派驻工作队的帮扶工作重点放在了教育板块。在进驻后,他们很快注意到鹤市镇中心小学缺乏良好的运动场地,每逢干燥大风天气,学校泥沙跑道便尘土飞扬,极易出现安全问题。
鹤市镇中心小学校长反映:“这条路之前是崎岖不平,最高跟最低的部分可能有10公分之差,我在这里工作有两三年,前后可能有二三十个同学摔倒了。”于是,工作队支持帮扶资金76万元完成建设鹤市镇中心小学塑胶跑道,并很快投入使用。鹤市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现在小孩子一放学就喜欢在这跑来跑去,有的还特地搞了个折返跑,他们很喜欢这条道路。”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千年水背、阳明客乡”之美誉。深圳市驻大坝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调研后,决定在这里发展乡村文旅产业。
深圳市驻大坝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张亚国表示:“一个是助力于地方产业建设,一个是引进有实力的后方资源,到当地进行投资,给村里和镇上增加集体收入。”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水背古村由原来的省定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蜕变为美丽宜居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聚焦“百千万工程”,深河帮扶书写了河源乡村振兴的奋进之笔。
紫金县柏埔卫生院新院
紫金县柏埔卫生院承担着周边6万多群众的综合医疗服务,建设新院工程造价超3000万元。深圳龙华对口帮扶协作河源紫金县镇两级工作队积极争取龙华区慈善会、柏埔镇外出乡贤等的资金支持,助力柏埔卫生院新院顺利建成启用,提升当地基层医疗水平,为周边群众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河源东源县漳溪畲族乡汶水塘捕鱼节
在东源县漳溪畲族乡,驻镇工作队聚焦乡村文化振兴,与当地镇村合力,复办“汶水塘捕鱼节”,并以其为载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驻镇工作队投入一百余万元疏通池塘淤泥,修复补漏,修缮栏杆,建设汶水塘广场周边的文旅设施,逐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畲乡文化IP,以非遗文化激活了畲乡振兴路。
从产业的生根发芽到文旅的深耕打造,从教育的稳步提升到基层医疗的弥补完善,全体“深河人”深入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产业协作、乡村振兴、民生帮扶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促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深河样本”。(来源:深圳乡村振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