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无障碍浏览 关怀版 繁体
  • 智能推荐

掘非遗“手艺”价值 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政策咨询
信息来源: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发布时间:2024-04-18 16:33:01
人工智能朗读:

  “苗绣”“水族马尾绣”“陕北剪纸”“内蒙王府刺绣”……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作为非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千百年来为非遗传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

  非遗产业化,同样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近日,由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牵头组织的“深圳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宣传系列活动(第四站)走进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下称“非遗生活”),探寻非遗传承、非遗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故事。

  27载乡村求索 行走的中国文化使者让非遗回归生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不断在消亡,传承人普遍高龄,因为收入低,徒弟不愿意学,出现人逝艺绝、人亡歌息的问题。”初见非遗生活负责人魏素莹,便从她口中得知非遗传承面临的压力。“要有一部分人站出来,对他们(非遗)关注,我的文化情怀比较重,并且有这方面专业认知,所以从 97 年就开始探访各地非遗。”

  魏素莹对文化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97 年到 15 年之间每年一两个月,除公司经营以外,就在乡下;再后来就带着这些非遗老物件到国际上做策展。”魏素莹走过的地方,后期都会带团队再次进入,在当地开展非遗产业化、非遗创新的工作。

  “这是水族的非遗和文字,每个图腾、每个纹样都是穿在身上的史诗,图腾上描绘的都是民族发源的故事。”魏素莹提到的“水书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族特有的“水书”,可能是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水族先民将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等知识融入其中,被称为“水家人的易经”。

  魏素莹指着水族图腾说,“乡村非遗原生态是这样的,如果面对市场不创新融入生活、不产业化,当地水族朋友就没有收入,也没有办法将其发扬光大。我要做的就是让传统文化跟生活关联,让非遗回归生活,大家可以在深圳看到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元素,包括它的原始故事和起源。”

  现如今,云纹、水纹图案的单肩包,自然花卉样式的丝巾,展翅预飞凤凰图案的手提包,百花叠彩的女士手袋……这些出自非遗生活、极富现代美学的刺绣产品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广受市场好评。

  一头在乡村、一头在国际 非遗产业化打通市场、振兴产业

  “探寻非遗的路上,我当时在想,如果创建一个品牌,提升非遗的文化附加值,破解非遗的窘境,就能通过产业化更好的带动非遗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魏素莹回忆道。这些年非遗生活带领乡村传承者和非遗产品走出大山,走入一线城市、走向国际。

  通过非遗产业化,不断营造和扩大与非遗有关的市场需求。深圳市非遗文化产业研究院高级顾问张春田认为非遗产业化,可以把最新的当代审美需求和消费需求传达给非遗传承人,促进非遗创新;同样非遗产业化可以让更多的人群接触、了解、接受、消费非遗,为非遗的传播和传承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土壤。

  “ 非遗一头在国际,一头在乡村。非遗的实验室全部在田头,市场下单,当地人在村头做,然后在国际上销售。”张春田高兴的说,“传着手艺、赚着钱,还能守着娃、顾着家,这不仅在物质上有助于父老乡亲致富,而且在文化上有益于传统工艺的接续传承。”

  “做刺绣能赚上钱,孩子们、老人们都欢喜,村里更热闹、更有活力了。”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许多在外打工的妇女回来了、走进工坊,她们喜上眉梢,“工作家庭两不误,多好啊!”

  “非遗产业化产品在米兰时装周发布,在法国订货会广受追捧。把文化带出去,在国外、时尚市场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做了很多提升,制定非遗产品检验标准,让产品标准化。”张春田接着介绍,“十年来,我们帮扶了 20 个市的非遗产业化,涉及到 87 项国家级非遗,带动将近 10 万名从业人员,做我们上游产品的生产加工。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非遗工坊达到 20- 30 人的就业规模。”  

  乡村振兴与非遗相互助力 非遗“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千百年来,非遗与乡村结下不可分离的缘分。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其发展,也与乡村振兴相互助力。

  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以非遗工坊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不仅是文化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只有因地制宜,将非遗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将非遗融入现代乡村生活,把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让非遗“活”起来,变成生产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非遗生活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深厚人文关怀的企业,独辟蹊径又立足自身特色与优势,走出了一条乡村文化振兴的‘腾飞之路’。”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东西部协作处副处长李雄姿表示,未来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将加强宣传推介,挖掘非遗生活等深圳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普及,推动非遗工坊项目在对口地区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2024年1月1日,由深圳援建的“寻乌调查·1930”红色文旅街区正式开街。街区全方位展示寻乌红色文化新风貌,多方面呈现深寻文化合作新成果。作为深圳援建的项目,街区入口旁的第一个游览点便是“深寻非遗展示中心”。

  作为“深寻非遗展示中心”的建设方,非遗生活凭借多年的非遗传承保护经验,实现寻乌相关非遗项目产业化、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促进当地乡村振兴,同时结合深圳特色,为寻乌打造了一批非遗新产品,让非遗“老手艺”变成当地致富的“新产业”。

  “我们对寻乌县的 65项非遗做了认真的梳理,并不是每一项都可以产业化,只是其中某一些具备产业化和大规模就业的条件。我们从中梳理出了五项,包括酿酒技术、油茶制作技艺、茶叶制作技艺、木雕技艺、皮雕技艺;同时还为寻乌引进了一项竹编非遗。”张春田说。

附件下载:
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