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深圳罗湖区驻河东镇帮扶工作队“三步走”稳步推进农户灾后复产
信息来源: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发布时间:2022-07-07 10:48:26

  自全省召开“因灾返贫暨灾后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深圳罗湖区驻陆丰市河东镇帮扶工作队积极作为,在河东镇党委的带领下,结合强降雨天气对当地农户种植业的影响情况,会同镇团委、农办等部门,多措并举开展汛期后防返贫监测和灾后复产工作。

  一是走群众路,积极开展防返贫帮扶工作。6月30日,河东镇举办“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驻镇工作队全体队员踊跃参与,带头捐款,并通过朋友圈广泛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及慈善公益事业,营造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社会氛围。随后,与爱心企业福铭教育机构前往监测户家中看望慰问,送电风扇等夏季防暑生活用品,了解村民住房、医疗和教育保障等帮扶政策落实情况,鼓励村民树立信心,争取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身体怎么样?小孩上学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在监测户家中,驻镇工作队队员、镇干部与村民深入交流,了解农户生活情况并详细记录。

  二是走科技路,及时开展科技助农支持。6月28日至7月2日,驻镇工作队邀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徐世强团队到河东镇,对强降雨后牛大力、生姜等农作物的复产、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为本地村民给予科技指导。“感谢科技团队为我们牛大力的白粉病防治、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供方案,这些措施有利于我们产品增收附加值。”公司负责人许仁寿表示。

  对大屯村生姜强降雨后复产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特派员团队与驻镇工作队一同深入大屯村,与福生合作社技术员和种植大户“一对一”进行交流和技术培训。特派员团队表示,将发挥省农科院的团队优势,开发生姜的精简栽培措施,不断完善大屯生姜规模化栽培的技术措施;同时,将示范仔姜与晚稻进行“水旱轮作”,结合施用微生物菌剂、菌肥克服连作障碍对生姜的危害。建议有条件的种植大户投入拱棚、滴灌等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示范带头、以点带面,带动当地生姜的种植规模。最后,团队进一步提出了示范基地的建设计划,并现场征集了愿意参与示范工作的种植户。“我们将不定期邀请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助农技术指导,从技术层面、产业的上层谋划、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为当地农户建言献策,提升“河东镇”品牌效益,促进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驻镇工作队长表示。

  三是走金融路,迅速灌溉助农“金融活水”。工作队持续发挥“党员+金融服务”队工作效能,与汛情和时间赛跑,为受灾农户提供金融贷款帮扶方案,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宣讲金融政策,帮助办理贷款,及时减轻农户灾后复产的资金压力,送上工作队爱心助农的金融活水和定心丸。近期,河东镇金融服务队先后为帮扶群众、企业搭建平台5次,为2户农户办理金融贷款30.2万。(来源:深圳汕尾帮扶)

附件下载:
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