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田阳区与广东深圳光明区创新实践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聚焦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增收目标,以“就业帮扶”为支点撬动县域发展动能。通过构建“需求精准匹配—技能靶向提升—产业协同造血—劳务闭环输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从“保数量”向“提质量”跃升,为脱贫地区破解“稳岗难”“增收慢”等结构性矛盾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智慧就业网络破局信息鸿沟构建8万人灵活就业“生态圈”
“我昨天才在零工驿站市场登记,今天就打电话让我来和公司面试,通过零工驿站市场面试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各方面觉得都不错,还可以照顾到家里人。”家住田州镇五指山老乡家园社区的冯先生说道。针对传统零工市场信息不对称、匹配效率低等痛点,田阳区借力粤桂协作资源,打造深圳·光明—百色·田阳“阳光快聘”零工市场。“全区建成10个零工市场(服务站),织密就业网络,可服务8万余人即时就业。”田阳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苏美荣介绍。依托线下零工市场和线上“田阳e就业”,构建起“岗位发布—智能匹配—即时对接”全链条服务,有效破解用工方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称难题。粤桂协作工作队还联合当地创新运用“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等新媒体手段,直观展示企业环境与岗位需求,累计吸引在线互动超万人次。
订单式培训提升用工技能政企双轮驱动培育人才“新队伍”
聚焦“企业招工难”与“群众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田阳区建立“需求双清单”机制。光明、田阳整合两地人社、农业等部门培训资源,充分利用东部资金和人才优势,结合用工企业岗位需求和劳动力培训意愿,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开展“订单式”就业技能培训。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企业用工需求,通过进村入户、实地摸底等方式,现场采集了解脱贫人员培训意愿和工种需求,结合用工企业岗位需求和劳动力培训意愿,田阳瞄准用工量较大的企业和领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传输,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供需关系。2024年,针对“果天下”用工需求,田阳充分利用粤桂劳务协作机制,共举办技能培训2期,共计培训100人次,为“果天下”输送劳动力解决用工难题,这种“企业出题、政府解题、群众答题”的闭环培训体系,为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技能人才队伍。
产业协同培育就业增长极东部企业集群催生优质“岗位群”
粤桂协作工作队通过“产业链招商+帮扶车间”组合拳,打造芒果深加工、铝产业集群等,为田阳群众就近就业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多亏粤桂协作就业服务云平台推送岗位,现在月收入超4000元。”在易地搬迁安置区的果天下公司,脱贫户黄先生正熟练操作全自动芒果分选设备。依托粤桂协作政策,田阳区与果天下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供求对接、组织输送、培训上岗、跟踪服务等工作链条,畅通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发挥基地吸纳农村劳动力作用,年吸纳农村劳动力超过500人。同时,立足田阳区特色资源禀赋,通过赴粤考察企业、推进驻点招商行动等方式,吸引创维光伏和百色鸿荣兴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东部优质企业落户田阳,近年来,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已累计推动21家东部企业落地田阳,累计援建21个帮扶车间,年均吸纳农村劳动力超1500人。
劳务协作机制创新全周期服务护航跨省就业
近年来,田阳区建立“输送—稳岗—增值”三级服务体系。今年截至目前,田阳区向广东开通专车专列39车次,输送务工人员711人次,其中脱贫务工人员200人次。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通过提供岗位、就业培训、组织输转、帮助稳岗等帮扶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在东部结对省份就业206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40人。“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免费乘车活动,帮助农民工朋友尽快返岗复工,是粤桂协作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田阳区人社局副局长刘忠冠表示。近年来,田阳采取统一组织、集中免费运送的方式将务工劳动力运送至广东广州、深圳、东莞等地,为有意愿外出务工的群众,提供家门口上车、厂区门口下车的“一站式”暖心就业服务,在帮助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工作的同时,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便捷高效的对接平台,助力解决企业用工难及群众就业难双向难题。从零工市场到云端匹配,从技能提升到产业造血,田阳区正以深化粤桂劳务协作为支点,打造“外出务工+本地就业”的双向就业格局,撬动乡村振兴新动能,使越来越多脱贫群众端稳“就业饭碗”,书写着共同富裕的温暖答卷。(来源:深圳乡村振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