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一场聚焦广东与黑龙江高质量对口合作的圆桌论坛在哈尔滨举办。作为区域协同发展交流活动的重要环节,本次论坛由新华社广东分社牵头组织,邀请来自政府、协会、高校、企业等领域的代表,围绕“机遇、平台、向新而行”三大关键词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粤黑两省对口合作成果,共话未来发展新赛道,为推动两地合作成为中国区域协同发展典范建言献策。
来自哈尔滨新区招商集团、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卓志供应链科技集团、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区域招商、金融服务、高校科研、跨境贸易、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分享了各自对粤黑两省高质量对口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哈尔滨新区招商集团董事长程怀强介绍了哈尔滨新区在对口合作中的核心优势。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16个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承担着“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等“三区一极”战略使命,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创新机制,营商环境跻身全国一流。
深圳市供应链金融协会秘书长高婉宁聚焦金融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分享了作为深圳首批供应链创新试验区的核心机构,协会依托“产业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承接了农业农村部重大项目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深圳子平台的运营,为新质农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内合作处副处长陈川以“一校三区”的布局为例,展现高校在对口合作中的枢纽作用。他说,哈工大深圳校区自2017年正式招生以来,已成为连接龙江与广东的重要纽带,与华为、腾讯等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以“同题共答”模式解决产业技术难题。
广东卓志供应链科技集团副总裁李岩从企业视角分享了跨境服务经验。作为深耕外贸领域30余年的企业,卓志以“海外品牌入华直通车”和“中国优品出海一站通”为核心,为企业提供从合规通关到渠道建设的全链条服务。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靖则讲述了企业与黑龙江的“冷暖情缘”。作为空气能热泵领域的领军企业,芬尼自2017年起参与黑龙江采暖改造,今年更在漠河建设国家级超低温实验室,破解极寒环境下制热技术研发难题。
在圆桌论坛的总结环节,嘉宾们一致认为,广东与黑龙江的对口合作之“新”,在于打破地域壁垒的创新模式——以广东的市场活力、科技优势赋能黑龙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同时以黑龙江的战略区位、生态优势反哺广东的发展需求。
从哈尔滨新区的“先行先试”到哈工大的“科研转化”,从供应链金融的“数字赋能”到跨境企业的“链路打通”,两地正以多元化合作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生态体系。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实践的落地,广东与黑龙江的对口合作有望成为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为东北全面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龙粤力量”。(来源:新华客户端广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