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如何助力对口地区乡村振兴? 政策咨询
信息来源:深圳市扶贫协作和合作交流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27 16:23:18
人工智能朗读:

  (一)助力镇村产业振兴。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二三产业在镇村融合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帮助打造一个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较全、综合竞争力较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进一批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一个集科技、农机装备、金融等服务要素于一体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完善一套吸纳农户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引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二)助力镇村人才振兴。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加快培养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培育。加快培养乡村治理人才,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支持被帮扶地区多渠道招录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吸引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服务,充实农村经营管理队伍。

  (三)助力镇村文化振兴。完善城乡文化结对帮扶机制,引导社会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协助做好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科学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引导文化消费活动向乡村倾斜,扩大非遗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消费,推动乡村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协助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人文底蕴,加强传承保护,弘扬体现乡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村文化。

  (四)助力镇村生态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业态,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指导协助被帮扶地区创建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支持开展美丽乡村风貌提升和绿化美化亮化行动。

  (五)助力镇村组织振兴。协助当地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强化乡镇党委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头雁”工程质量,实施农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和“人才下乡、干部返乡、能人回乡”计划。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创建活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创新乡村德治有效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引导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用好村规民约,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附件下载:
相关法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