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深汕协作,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近日举办第九届公益文化周活动,活动以美好市集为载体,特别打造了30个特色摊位。其中,中共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委员会、汕尾市城区捷胜镇人民政府、深圳市驻捷胜镇帮扶工作队与港中大(深圳)学生事务处社会实践中心携手推出“农产品进校园”特别行动,以“品味山海,深捷同行”为主题,为捷胜镇强村公司(汕尾市文捷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公益带货,搭建起城乡互助的暖心桥梁,为乡村振兴和壮大集体经济注入温暖力量。
深汕联动搭桥梁 山海优品进校园
捷胜镇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强村公司整合全市农特产品资源,着力打造集中展销平台,形成“产品共享、渠道共拓、利益共赢”的联农带农模式。本次活动,捷胜镇精选的部分特色农产品集体亮相,如优质海产品(本港鱿鱼丝)、生态药材(五指毛桃)与其他特色产品(海陆丰梅饼、海陆丰麻鸭蛋与各类丸子)等,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品尝与购买。此次 “农产品进校园” 特别行动,既是深港两地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更是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生动探索。让“舌尖上的乡村”与 “校园里的公益”实现双向奔赴!
多元活动聚合力 公益生态共践行
除农产品摊位外,本次公益文化周还设置了旧物新生跳蚤市场、孤独症青少年疗愈音乐会、绿色能源辩论赛等特色环节。现场的低碳美食体验区与爱心物资捐赠点,更是将 “可持续发展” 理念融入每个细节。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 “公益”“环保”“乡村振兴” 有机融合,凝聚起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蓬勃力量。
校企协作谱新篇 乡村振兴添动能
“此次公益周不仅是一次农产品的展示,更是深港两地携手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重要尝试。” 深圳市驻捷胜镇帮扶工作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农产品进校园’模式,我们发现港中大(深圳)学生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我们期待与这样优秀的高校建立更长效的合作机制,让更多优质资源流向乡村,也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港中大(深圳)学生事务处易碧帆老师则指出:“公益文化周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此次与捷胜镇的合作既是‘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实践,也为青年学生提供了贴近乡村、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培育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让公益精神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随着本次公益文化周的顺利开展,我们发现:深圳社会力量正以多元姿态参与区域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山海相连的美好愿景正在两地协作中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