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MB2C9278X5/2024-00742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成文日期: 2024-08-21
名称: 巴马:粤桂协作添动力 乡村振兴促发展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8-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巴马:粤桂协作添动力 乡村振兴促发展

发布日期:2024-08-21  浏览次数:-
(近年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持续深化粤桂协作,不断提升东西部协作质效,在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共同谱写了粤桂协作互利共赢新篇章,奏响乡村振兴“协作曲”。自粤桂协作开展以来,东山乡与深圳市葵涌办事处结成对子。东山乡位于巴马县东北部,距县城 47 公里,该乡地处偏远,基础条件落后。在粤桂协作的框架下,两地多领域、多形式开展合作,走出一条有深度有广度的特色帮扶新路子。)

  近年来,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持续深化粤桂协作,不断提升东西部协作质效,在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共同谱写了粤桂协作互利共赢新篇章,奏响乡村振兴“协作曲”。自粤桂协作开展以来,东山乡与深圳市葵涌办事处结成对子。东山乡位于巴马县东北部,距县城 47 公里,该乡地处偏远,基础条件落后。在粤桂协作的框架下,两地多领域、多形式开展合作,走出一条有深度有广度的特色帮扶新路子。

  产业协作“强引擎”,壮大集体经济促发展。该乡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振兴的重要抓手,接续粤桂协作“东风”,把粤桂协作资金注入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激活产业发展引擎。近年来,投入粤桂协作资金370.7万元推动东山乡香猪养殖基地和林下养鸡基地发展,强化联农带农效益,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2023年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标,3个村超额完成任务达到11万元以上,带动脱贫群众发展产业666户,带动比例达到42.34%。依托“我在广西有个园”,捐赠三联、长垌村猪苗500头,鸡苗2000羽,价值30多万元,辐射带动1201户脱贫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发放特色产业以奖代补321.96万元。

  劳务协作“连心桥”,夯实稳岗就业促增收。该乡依托粤桂协作,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架构企业用工“连心桥”。该乡有效组织230人参加粤桂携手“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会,帮助157人达成就业意向。开展2024年“春暖农民工”春节期间“点对点”免费输送劳动力外出(赴粤返岗)务工活动,输送农民工312人。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在粤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截至2024年8月,该乡外出务工3286人,其中外出广东务工1920人,务工人口规模稳步增长,较2023年增长3.19%。

  设施协作“奠基石”,改善民生福祉促幸福。该乡强化粤桂帮扶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资金项目发挥效益,有效推动了医疗卫生水平、教育、公共服务等提质增效。近年来,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1296.69万元援建东山卫生院综合楼,占地面积53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74.5平方米,设有门诊部、住院部、中医馆和公共卫生宣教室,新增中心供氧系统、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医疗设备购置。2024年投入100余万重建改建弄山、文钱、弄谟、三联、优雅等5个村卫生室,全面提升该乡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受益人口约1.7万人。

  推进深圳大鹏援建东山乡中心幼儿园项目,投入粤桂帮扶资金303万元,建筑面积2844.6平方米,受益全覆盖该乡8个脱贫村、脱贫人口及脱贫儿童。援助三联小学、长垌小学、弄谟小学、弄山小学教学设备设施39.55万元,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粤桂协作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捐赠长垌、文钱、优雅、卡桥、三联等一批办公器材及其他设备30余万元,累计安装太阳能路灯100余盏,价值30多万元;捐赠该乡急救绳、医疗急救包、警报器、折叠床、被毯、帐篷等应急物资共8846件,总价值32.28万元,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

  当前,在粤桂协作的倾情帮扶下,巴马瑶族自治县坚持“帮当下”和“扶长远”并重,基础条件滞后的东山乡的医疗、教育、产业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步,巴马瑶族自治县将继续借力粤桂协作东风,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续写合作发展崭新篇章,共商发展举措,共谋发展战略,共绘发展蓝图,携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粤桂协作不断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来源:粤桂协作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