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MB2C9278X5/2024-00678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成文日期: 2024-08-06
名称: 富川:携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带”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8-0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富川:携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带”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发布日期:2024-08-06  浏览次数:-
(近年来,粤桂协作驻富川工作组紧扣“连点成带、连带成片”工作思路,围绕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的富川样板。2021年至今,工作组共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2300余万元,乡村振兴示范点覆盖面逐年拓宽。)

  近年来,粤桂协作驻富川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紧扣“连点成带、连带成片”工作思路,围绕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的富川样板。2021年至今,工作组共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2300余万元,乡村振兴示范点覆盖面逐年拓宽。

  精准谋划实施,开启和美乡村建设新篇章。精准实施协作项目是发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效益的前提。工作组会同富川县农业农村局、12个乡镇等单位,深入基层调研乡村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关情况,研究谋划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所在村,经“村、镇、县”三级讨论审定,确定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所在地以及项目实施内容,严把项目入库关、严抓项目实施监管,积极推进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实施。2021年至今,先后在古城镇高路村、莲山镇莲塘村、莲山镇牛背岭村、麦岭镇上坝村、朝东镇秀水村、柳家乡下湾村等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

  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和美乡村宜居品质。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过程中,工作组协同项目业主单位等有关部门,立足群众迫切希望解决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和公共文体场所不足问题需求,实施道路硬化、村内水渠清淤、平整拆除破旧房、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公共停车场、新建公厕等,建设文化长廊等,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下功夫提升村民生活品质。2021年至今,共修复新建道路14公里,清理水渠5.5公里,修建公共停车场2处,新建篮球场、观景亭、文化长廊等文体活动场所8个,拆除破旧房屋近20000平方米、场地硬化9000多平方米、建设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1座。项目实施后,受益群众2000余户近9000人,其中脱贫户500余户2000余人。

  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夯实和美乡村宜业基础。产业振兴是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完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宜居村居基础上,6个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的乡村立足村内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提高村民收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朝东镇秀水村,着力打造了采风游学写生基地,形成了集“吃、住、游、学”于一体的新业态,2024年3月以来,累计接待师生、游客2万多人次。柳家乡下湾村大力发展瑶药材种植产业,建设中草药基地大棚16个,占地总面积65亩,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务工收入近12万元。莲山镇莲塘村集体厂房项目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约28万元。莲山镇牛背岭民宿项目共建有民宿楼三栋,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通过出租获得租金收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古城镇高路村帮扶车间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近180万元。麦岭镇上坝村芦笋基地占地300亩,通过出租芦笋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9000元。(来源:粤桂协作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