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179.66平方公里,其中喀什片区28.48平方公里(含喀什综合保税区3.56平方公里)。
喀什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和国际商埠,拥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经济互补性很强,蕴藏着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商机,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的支点,也是中国进入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国际黄金大通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圳市作为19个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自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市。
喀什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复设立、南疆唯一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于2015年4月20日正式封关运营,先后获批新疆跨境电商试点园区、新疆首个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喀什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先行示范园区等荣誉。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喀什综合保税区已逐步发展成为连接中亚、南亚的重要桥梁和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022年4月,在深圳市大力支持推动下,喀什综合保税区签订“五方协议”,深圳港集团全面主导运营综保区。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深圳港集团充分体现使命担当,将先进改革创新理念、临港物流及其他综合配套开发运营经验引入喀什综保区,推动喀什加速与内地产业转移接轨,高质量高标准助推深圳援疆工作。
充分发挥世界大港引领带动作用,有效整合两地资源和市场,促成深圳多家优势企业落地喀什。目前,喀什综保区累计注册企业424家,其中,今年1—9月新增经营主体148家,有效推动湾区研发、喀什制造落到实处;以喀什综保区为支点,联动机场、铁路及公路口岸,全力打造涵盖铁路、公路、航空等多要素的立体物流网络;通过深圳物博会等多种渠道,不断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吸引越来越多国家的货物通过喀什综保区集散分拨配送,推动保税新兴业态集聚发展;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提高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园区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将喀什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喀什经济开发区向西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喀什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区。
2022年,喀什综保区完成跨境电商货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68.8%,完成进出口贸易额282.8亿元,增长7.62倍,位列全疆综保区第1位,全国综保区第49位、进位64个名次。2023年1—10月,喀什综保区完成进出口总值365.3亿元,同比增长113.2%,进出口总值位列全疆4个综保区首位,在全国综保区中位居第29位,首次跻身全国“30强”。
深圳援疆充分利用深圳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取得的经验,全力助推喀什产业平台载体建设和贸易通道畅达。除了推动成功签订“五方协议”,支持由深圳港集团全面主导运营综保区,深圳援疆还积极助推受援地开展多边贸易,推动喀什跨境电商四类出口模式全部落地,助力喀什综保区成功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推动喀什综保区与深圳港集团、广物集团合作成立“新疆中吉乌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常态化、规模化运营中吉乌—深穗喀多式联运班列;推动中集集团在喀什市运营南疆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冷链物流基地,并开通喀什—深圳首班冷链专列,帮助更多新疆生鲜农产品出疆;支持开通深喀直达航班,推动深圳机场集团与新疆机场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联合启动“深疆空中丝绸路”特色农产品运输项目,携手喀什全面打通粤港澳大湾区海港和西部陆港国际贸易新通道。